• <bdo id="ym0aa"><u id="ym0aa"></u></bdo>
  • 新聞中心首頁 >> 特別欄目 >> 新聞中心

    打造提升學校內涵的課程
    錘煉教師自我發展的課堂——第十三屆(2015)科研年會綜述

    2015年12月19日,在歷時一個月的科研活動結束之際,北京師范大學成都實驗中學第十三屆科研年會在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全校近200位教職工齊聚一堂,參加了這次學術盛會。

    本屆科研年會的主題是:“辦高品質學校,用課程提升學校內涵;做中國好老師,在課堂成就自我發展?!眹@主題組委會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動,在走提升學校內涵品質之“道”,尋教師自我發展之“法”,煉做中國好老師之“術”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全體教職工出席了科研年會


    一、校長主旨發言,再談課程和課堂

    12月19日上午,劉增利校長以《用課程改革領導學校生活,以思維流量衡量課堂效率》為題作了年會的主旨發言。劉校長在報告中用“我們要站在孩子們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高度豐富學校的課程體系”、“教育改革改到深處是課程”、“用特色班級的課程建設孵化精品課程”、“用課程領導學校生活,意味著學校管理要圍繞學生更好地學而展開”等四個方面暢談了用課程領導學校生活。再次強調學校已經構建出的豐富基礎課程、德育課程、延展性課程、豐富性課程和專長性課程“五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對于支撐學?!笆畟€一”培養目標的重要性,指出:跨學科融合的課程,傳統文化課程仍然是學校課程建設的“短板” 。他特別強調:各教研組要從學科特點出發在學科內縱向整合課程,讓初高中兩個學段的學科知識和能力承接更順暢和自如,打破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狀況;要基于項目學習、基于互聯網進行跨學科的融合;要進行超學科消弭式的融合。希望通過課程的高質、豐富實現個性化可選擇,通過對學生成長的關注、指導、支持、引導,讓學生在舒適的環境中體驗、感悟,實現其自主發展。在以思維流量衡量課堂效率方面,劉校長談到:打造學思課堂的目的是讓學生會想問題,讓思維流量更大些?;诤诵膯栴}的學思課堂研究,是要讓我們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而且這種發展不僅僅只是知識和能力層面的,而是讓教師更加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特別是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方面的發展。我們要以“厘清核心問題,巧設情景包裹,強化學思結合,注重思維質量”為主題詞構建我們的學思課堂,讓我們的課堂由教師設計的核心問題(或情境)展開。劉校長說:這種師生合力打造的課堂自然就是學思的課堂,探究的課堂,生成的課堂,快樂的課堂,有思維流量的課堂。劉校長最后強調:“課程和課堂是提升學校內涵品質的核心要素,老師們要更新教育觀念實現職業角色的轉變,我們要從一個學科教師走向一個育人的人師,從教學科知識走向培養素養?!?/span>



    劉增利校長作主旨報告

    二、專家報告引領,規劃師生幸福生涯

    為了引導教師認識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幫助教師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確立生涯發展目標,尋求最佳發展路徑。本屆科研年會,我們特邀了中學高級教師、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副校長、北京市德育骨干、北京市教委課程教材中心專家組成員、北京教育學院重點學科“創造力和生涯規劃課”專家組成員楊文芝,在學術報告廳舉辦了題為《助力當下精彩,奠基一生幸?!返纳囊巹澖逃v座。楊校長從社會的一些教育現象出發,引導教師深度思考當今的教育問題。楊校長指出,生涯教育是解決當前教育中的一些困惑的有效途徑之一,而其中的“生涯”是學習者體驗與領悟主動構建形成的。楊校長強調,對于自身,教師應努力成為身心康寧,生涯角色平衡發展,具有深度人文關懷素養的人;對于學生而言,教師要關注集體背景下的個體,作學生同行的陪伴、前行的牽引和退后的助力,同時相信學生擁有無限的潛能。楊校長認為:生涯教育能夠助力當下,奠定孩子的一生,促進孩子自主發展、健康成長,她真誠的希望讓我們一起攜手,共筑孩子的美好未來,在他們的人生關鍵時刻,伸出一雙有力的臂膀。

    楊校長的報告從上午10時一直持續到中12:20時,在教師個人成長和學生學習生涯等諸多方面引起了老師們的共鳴,引領老師們要熱愛教育教學工作,把學校與社會的生涯規劃結合起來,讓我們的孩子不是被動地去適應這個世界,而是主動地去盡己所能改變這個世界,從中獲取人生個體的價值與快樂,在幫助學生勾畫出幸福的學習生涯的同時構建自己的幸福教師生涯。

    北師大實驗中學楊文芝副校長作《助力當下精彩,奠基一生幸?!返膶<覉蟾?br />


    三、     進行基本功比武 聚焦學思課堂

    本屆科研年會,我們圍繞“在課堂成就自我發展”的理念組織了“基于核心問題的學思課堂”的青年教師主題賽課、青年教師微課比賽和教育教學案例征集。

    一十六位青年教師圍繞主題進行了課堂教學比賽。


    賽課一等獎獲得者--物理教師王強


    通過兩天的角逐,伍米拉、王強、謝明芯、張少友等四位老師獲得一等獎;江利、張婷、雷志偉、李玲、嚴增偉、劉林、劉念等七位老師收獲二等獎;王濤、邱太蘋、劉琢、朱剛、周永伶等五位老師榮獲優秀獎。最佳風采獎被嚴增偉老師攬入懷中,最佳課堂創意獎被雷志偉老師摘取,最佳媒體應用獎被謝明芯老師收獲,最佳親和力獎被王濤老師贏得。

    本次共征集到青年教師制作的微課近50件,經過評委的認真評審。邱太蘋、謝明芯、郭梓君、史霖波、蔣都紅、周茜、蔣仕明、劉婧婷等八位老師斬獲一等獎,盧雪雄、萬青鑫、江利、伍米拉、黃維、王強、楊杰、張思唯、楊娟、張華等十位老師收獲了二等獎。

    年會還收到基于核心問題的學思課堂的教育教學案例22篇,形成了教育教學案例第六輯。在案例中,老師們通過對一個個具體、真實案例的描述,記敘了自己的教學行為和伴隨行為而產生的思想,情感、靈感和教育智慧。這些案例是:

    序號

    姓名

    案例名稱

    1

    王 明

    《湖心亭看雪》教學案例分析

    2

    袁 蕾

    塞翁失馬 教學案例

    3

    陳 曉

    《塞翁失馬》教學案例

    4

    趙 偉

    七年級數學《整式的加減第一課時》教學案例

    5

    萬 羽

    教學和聽課的一些反思

    6

    張思唯

    初一數學教學案例分析-----對習題評講的思考

    7

    嚴光森

    例談《圖形的平移和旋轉之中心對稱》

    8

    熊繼剛

    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 案例評析

    9

    薛宇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10

    秦 曦

    virtual reality案例

    11

    張少友

    貼近學生生活  跳出課本限制——高中新高考背景下的生成性課堂案例分析

    12

    郭梓

    大浪淘盡始是金

    13

    凌 潔

    課堂隨筆——來自“雨”的靈感

    14

    江 利

    《多變的天氣》教學案例

    15

    蔣都紅

    “以問題引導  從本源出發”----自由落體運動的課例研究

    16

    李曉麗

    平聲靜氣  靜待花開

    17

    黃 維

    收獲愛

    18

    蔣仕明

    愛,演繹精彩―獨生子女教育案例

    19

    楊 威

    初中體育教學籃球運球反思

    20

    周曉陽

    從學校田徑運動會反思體育教學

    21

    周 茜

    首屆兒童國際戲劇節暨戲劇教育研討會的收獲與感悟

    22

    趙曉輝

    激發中學生學習動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四、     啟動小課題研究 在課堂成就教師發展

    本屆科研年會,我們啟動了教師小課題研究。在全校教師的積極參與下,本屆科研年會共征集到教師個人小課題109個,教研組集體課題1個。這些課題匯集了各個學科的大多數老師在教育教學實踐碰到的急需解決的問題,既有“基于核心問題的學思課堂”的方方面面的問題,也有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問題,還有高效課堂的模式問題;既有對教育教學問題的深度思考,也有對教育教學方式創新的思考,還有對教育教學改革的設計等。通過這些問題,讓我們把科研與我們要解決的教學一線的實際問題緊緊結合在一起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人人把課堂當成實驗室,把問題當成課題去研究,我們就能夠在課堂上不斷創新,我們就能掌握教育教學的規律和主動權,我們就會把自己打造成讓學生滿意的老師,讓同行敬佩的專家,我們的教師就能真正成為科研型教師,我們的學校就能真正成為有內涵的高品質學校。經過評委的認真審核,評選出優秀申報方案二十件。


    高仕瑜老師交流小課題方案


    2015年教育科研課題申報活動中獲評“優秀申報方案”的有:

    序號

    姓名

    課題名稱

    1

    高仕瑜

    高中古典詩歌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對策研究

    2

    趙小輝

    不同家庭類型下,中學生學習焦慮與自責傾向的關系研究——以北京師范大學成都實驗中學為例

    3

    余福林

    以議論性文化散文寫作來應試的作文教學研究

    4

    雷志偉

    原創試題命制與教師專業發展

    5

    闕 楠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構建地理高效課堂

    6

    蔣都紅

    關于物理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

    7

    何 玲

    初高化學銜接教育的研究

    8

    劉昌菊

    高中生物開發精品學案,促進高效課堂的研究

    9

    文中仁

    中學生物課能力培養研究

    10

    余華忠

    應試書寫速成研究

    11

    李 樺

    焦點解決短期咨詢技術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模式研究

    12

    費安文

    以群文閱讀為核心的語文學思課堂研究

    13

    周健華

    探究玄幻小說對中學生的危害

    14

    尹碧輝

    說課教學模式高三數學復習中的研究

    15

    羅永輝

    初中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的實踐研究

    16

    王曉芳

    高效課堂導學案設計研究

    17

    高 敏

    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差的調查與對策研究

    18

    張少友

    通過學生文化論壇提升學生學科素養

    19

    陳 新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研究

    20

    林 海

    高中生物因材施教、分層推進與高效課堂的研究

    五、     教育科研交流  專家賽課點評

    19日上午,市級重點在研課題《現代學校制度下家校共育研究》主研人員敖德兵、省級課題《基于創新課程實驗室的創新課程研究》的主研人員王卡分別向大會做了課題的中期報告。就課題的提出和開展情況進行了回顧,對研究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反思,提出了來年研究工作的總體構想,希望全校老師都能參與到這兩項研究中來,為我們的研究獻計出力,為我們的研究加油鼓勁。

    19日下午,到北京參加勵耘杯賽課的蔣都紅老師、萬青鑫老師做了賽課感悟的交流。蔣都紅老師在交流中談到:1、任何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2、提高了自己對物理學科知識內涵的準確提煉;3、課堂我們應該擁有獨特的教育智慧和激情;4、唯有扎實的基本功,方可百花齊放;5、團隊的力量,我很溫暖。萬青鑫老師從備課與磨課說起,道出了一路走來的辛酸,從賽課和反思中找到了賽課的幸福和甜蜜。萬青鑫老師認為:只要在課堂上真正以學生為本,給學生留下探索和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飛翔,我們就能做得更好。

     19日下午,專家評委四川省特級教師周維和、高級教師張建、副校長范黎分別對“基于核心問題的學思課堂”主題賽課的參賽教師的參賽課進行了點評。專家們在對每一位教師的亮點和不足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讓我們看到了一群有教育追求的青年教師,他們讓課堂充滿激情和幸福,他們讓學校充滿活力和希望。


    市級重點在研課題《現代學校制度下家校共育研究》主研人員敖德兵作課題中期報告

    特級教師周維和點評主題賽課

    數學教研組長張建作賽課點評



    六、學生參與活動,暢談自我管理

    16日下午,學生處、團委會、學生會按照組委會的安排,在廣泛征集稿件的基礎上,選取12位學生以《完善班級自治,實現自我發展》為主題舉行了第13屆科研年會之學生論壇。學生們或談自我管理與互相幫助、或談班級環境布置及班級文化建設、或談班級活動的開展及班干部在班級建設中的職責和作用,他們通過不同的話題,就完善班級自治實現自我發展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讓參會領導和老師感受到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積極地一面,增強了我們辦高品質學校,做學思課堂的信心。

    學生論壇----完善班級自治,實現自我發展

    順序

    姓  名

    班  級

    發 言 主 題

    1

    肖彬

    初二6班

    一根筷子折得斷,一把筷子折不斷

    2

    岳子榆

    初三3班

    自我管理與互相幫助

    3

    賴世思琪

    高二2班

    淺談我班班級文化建設

    4

    劉悅

    初三9班

    班級環境布置及文藝活動

    5

    張樂佳

    高一3班

    班干部在班級建設中的職責和作用

    6

    何清源

    初一3班

    工作中,如何跟同學交往

    7

    李菁雯

    初二1班

    一個服務者的感悟

    8

    蒲思宇、劉蘇渝、任秋宜

    高二1班

    班級活動的開展

    9

    尹縉杰

    初三5班

    淺談班干部應如何管理班級

    10

    劉蓉馨

    初三9班

    淺談學習委員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11

    肖相威

    高一3班

    論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12

    袁心鈺

    初二7班

    靜 凈 敬 競

    19日下午,初三9班劉玥、高二二班賴世思琪把學生的心聲在年會上傳遞給了全校教職工,她們從班級文化建設和學習委員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兩方面談了讓學生自主參與班級管理對良好的班風和學風的形成的方法和體會。


    初三9班學生劉玥作《淺談學習委員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的發言


    七、     獎勵教育科研  喜看教師成長

    19日下午,年會對一年來各教研組和教師個人在教育教學科研和年會的各種活動中所取得的成績進行了表彰,對在高三教學中辛勤付出的全體高三教師進行了嘉獎。

    在年會的最后環節,常務副校長潘仲平回顧了一個月系列科研活動,對老師們在教書育人中邁出的更堅實的一步表示感謝,向受到嘉獎的老師和為之付出所有教職工表示祝賀。潘校長說,通過賽課看到了基于核心問題的學思課堂的理念已經植根于我們的課堂,看到了一批青年教師正在成長,一部分教師已顯現出了高品質教師的素質或潛質,只要我們都能以飽滿的激情上好每一節課,我們的學校就能向高品質學校一步一步的靠近,我們的課堂就一定能成為學生歡迎的學思課堂。潘校長希望我們的每一位教師都應該作熱愛學生的、有責任擔當的、有文化底蘊的教育人;都要通過構建有內涵的課程,努力打造出有品質的課堂;各班各年級要以活動為載體,以習慣養成為手段有效管理好課堂,努力拓寬學生學力值提升的空間。最后潘校長向全體教職工提出了把我們的學校辦成融入成都教育的、成都教育高度認同的、引領成都教育的高品質學校的奮斗目標。


    主題賽課一等獎獲得者


    0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中文飘花
  • <bdo id="ym0aa"><u id="ym0aa"></u></b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