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ym0aa"><u id="ym0aa"></u></bdo>
  • 規劃計劃首頁 >> 特別欄目 >> 規劃計劃

    北京師范大學成都實驗中學關于推進和諧學校文化建設的意見

    第一條  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素,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念基礎。和諧是學校文化的內核,是學校一切教育活動都要堅持的基本原則,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第二條  構建和諧學校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事業協調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礎條件,是促進學校事業全面協調發展的需要,是增強學校創造活力的需要,也是實現校園安定有序的需要。

    第三條  如果拿掉教育的“文化”神經,教育就失去了靈魂,“教育是一種文化選擇,教育是一種文化建設”。沒有優秀的學校文化,便不會有和諧的學校、卓越的學?!,F代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最高層面的建設,它引領著學校的各項建設。賦予學校各項建設的文化內涵,提升其品位,才能推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我們一貫倡導并踐行“文化辦學的理念”,涵養學校的和諧文化,逐步形成了“包容產生和諧,學習推動創新,卓越成就未來”的學校精神。

    第四條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促進師生的和諧發展是學校的重要使命。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必須著力構建和諧學校文化。和諧學校文化包括:和諧的校園環境文化、和諧的師生行為文化、和諧的學校制度文化以及和諧的學校精神文化。

    第五條  良好的校園環境,可以增強師生的內聚力和榮譽感,它既是校園物質文明建設的成果,又是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反映,是外顯的精神文化。校園環境的基調是潔凈、整齊、有序、合理、規范,并且要彰顯生機、活力與特色;它的旋律是一種滲透著人文關懷的無聲的和諧;它的功能是熏陶,是一種耳濡目染的、潤物無聲的浸潤,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校群體成員的觀念與行為。我們要著力構建這樣的育人環境。

    第六條  班級是學校教育活動的基本單位,班級的文化建設對于中學生的教育和學習,成長和成才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對集體的歸屬感、凝聚力首先是表現在自己所在的班級里。因而班級文化建設,必然要擺在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位置上,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實踐中我們要注重班主任的選用,班主任的風格與班級風格的搭配,抓好班主任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同時還要加大對學生干部隊伍的培養力度,使班級有共同愿景,學生間建立學習分享文化,從而建立起具有良好班風和學風的班集體。

    第七條  師生的行為文化是校園里跳動的音符,它要形成完美的曲譜,奏出恢宏的交響,需要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北京師范大學“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它要有自己的主旋律——和諧。和而不同,卓爾不群是干部隊伍追求和諧、高效、務實、創新的工作境界的宗旨;置身群眾、率先垂范是黨員隊伍保持先進性的具體體現;愛生如子、敬業奉獻是教師隊伍的師德風范;“明德、博學、尚美、拓新”是莘莘學子的不懈追求。黨政和諧、干群和諧、師生和諧構成師生和諧的行為文化,以干風帶黨風,以黨風帶教風,以教風促學風形成學校優良的校風。

    第八條  人際關系和諧是師生和諧的行為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現學校發展目標的重要條件。同時,和諧的人際關系還有利于營造培養人才的學習環境。中學階段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應該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管理者的一言一行,教師的一舉一動,服務人員的舉手投足,都會給人生觀世界觀正在形成的青少年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們提倡管理育人,教書育人和服務育人,我們倡導以人格塑造人格,以智慧啟迪智慧。我們要積極落實“以人為本”和“教育就是服務”的理念,把“以人為本”分解為:領導以教師為本,教師以學生為本;把“教育就是服務”落實到教育教學和管理過程的各個環節。在學校形成的領導關心體貼師生員工、師生員工體諒領導、教師盡責盡力、管理人員熱忱服務、學生勤奮好學、全校上下團結祥和的和諧氛圍。

    第九條  師生之間的矛盾關系是學校各種矛盾關系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矛盾關系,是創建和諧校園必須首先處理好的一對關系。學校的師生矛盾關系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教與學生學、師生互動和尊師愛生的關系。在這一對矛盾關系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積極參與的主體地位,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責任是教師。因此,敬業愛生是教師的天職。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起點。教師的職業性體現在要有高尚的師德上,我校曾提出:教師的情感人格因素是其專業化發展的核心因素。我們要繼續抓好這個核心因素,把師德教育作為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抓手,把師德建設作為推進和諧學校文化建設的根本。

    第十條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學??沙掷m發展之本,可持續發展的教師在學習型團隊之中。幾年來,我們致力于學習型學校建設,在學習型學校促進組織專業化和教師專業化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做法(“同伴式”成長模式,組織分享文化,專家指導模式,教師專業化成長模式等),積累了一定經驗。今后在促進學校內涵式發展的實踐中要把這些上升到文化層面穩固下來,要積極建設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新的教學文化,積極倡導“講奉獻、講品位、講合作、講分享”的教學文化,建立起既鼓勵競爭又提倡合作、既鼓勵個別冒尖又促進整體提高的管理機制,營造寬松、民主的工作氛圍,建設積極向上、團結和諧的教師文化,使教師對學校抱有“歸屬感”。

    第十一條  繼續踐行“健康第一,家庭事業協調發展”的理念,黨團工會組織要全方位關心教職員工的政治思想和工作生活,工會要加強以工會小組為單位的“小家”建設,以“小家”建設促進“大家”建設,關心離退休教師的生活,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學校要既重視對教職工的物質激勵又重視精神激勵,滿足教師的合理需要。包括校長在內的管理層要做到用自己的表率作用感召人,用真誠的關心打動人,用各種表揚和榮譽來激勵人。

    第十二條  真正的優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是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的教育。全面發展的觀點,“為了一切”的觀點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觀點,“教得有效、學得愉快、考得滿意”是教學追求的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實現這個目標的保證,教師要自覺地把有效教學的策略融入到每一節課之中去,并成為一種自覺的習慣。只有這樣師生的和諧發展才能落到實處。

    第十三條  學校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要與學生的發展相和諧。學校的特色體現在學校的課程設計上,體現在學校的“校節文化”上。學校在推進新課程的實踐中要著力構建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課程體系,創造性地開展校園文化、科技、藝術和體育活動,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團課、黨課積極引導學生高層次的政治追求,做好推優入黨工作。

    第十四條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把心靈驛站辦成學生的精神家園。心理健康教師既要做好心理知識的普及又要分年級分學段開展心理輔導,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關注個別問題學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努力創設使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的環境,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第十五條  學校制度文化是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機構和規章制度,體現學校個體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運行效度。我們強調制度文化建設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與科學管理手段的結合,試圖建立以發展人的主體性,提升人的生命價值,富有人文情懷、創新活力與團隊精神的制度文化體系,目的是讓所有成員工作生活在一個規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氣息的環境中。堅持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事關群眾根本利益、戰略全局和重大問題的決策一定要提交教代會討論通過;堅持校務公開制度;完善黨總支委員會、校長辦公會、行政辦公會等會議制度,建立議事規則和議事程序,發揚民主,在廣泛的群眾基礎上做出科學的符合校情的決策。

    第十六條  保障安全是建設和諧學校的前提,沒有安全就沒有了和諧。校長是學校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教職員工實行“一崗雙責”。全校師生都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學校要確保教育、教學和師生生活設施的安全,要確保學生校內活動的安全有序,要確保師生伙食和飲水安全,要確保外出活動安全。學校開展的一切活動都要有安全預案,要經常性地對學生進行人身、財物、交通、消防、法制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第十七條  強化面向社會辦學的意識,創建和諧的校外關系?!稗k好一所學校,服務一個地區”的辦學宗旨決定了我們必須具備廣闊的社會視野,教育的基礎性與先導性的地位和實現教育“三滿意”的要求決定了我們必須要樹立為社會服務的意識。我們要充分利用包括校友資源在內的一切社會資源為深化學校的改革和發展服務,要利用好家長資源實現家?;哟龠M孩子們健康成長,要主動向社區開放教育資源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要積極向農村學校輻射教育資源為推進城鄉一體化和教育均衡發展做貢獻,要繼續做好年度行風評議借“第三只眼睛”審視學校的現狀和發展。

    第十八條  中外名校之所以魅力經久不衰,就在于他們能始終堅持和弘揚自己優秀的文化傳統,經過歷史的積淀、選擇、凝聚,形成了一種更高境界的學校精神文化,并由此透射出其獨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憾力,陶冶和啟示著一代代學子。我校是一所既年輕又古老的學校,百年的歷史文化是學校得以發展的文化基礎,北京師范大學先進的辦學理念是其煥發勃勃生機的雨露陽光。我們的使命就是傳承和發揚,融合與創新,服務與輻射。讓我們攜手共同推進和諧學校文化的建設。

    2007年元月教代會通過


    Powered by SiteServer CMS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中文飘花
  • <bdo id="ym0aa"><u id="ym0aa"></u></bdo>